乒乓球40与40+到底有什么区别的?下面跟随我的脚步去看一看吧!
乒乓球40和40+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材质、尺寸、性能等方面,具体如下:
1. 材质差异
40mm赛璐珞球:“40”指乒乓球直径从改革前的38毫米(小球)调整为40毫米(大球),这一变化始于2000年国际乒联的规则改革。
采用易燃的赛璐珞材料制成,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,且重量约为2.7克。
40+新材料球:“40+”并非指直径更大,而是强调材质革新(如环保塑料)和性能调整(球速、旋转减弱。下面我会讲到)
使用环保的ABS工程塑料(丙烯腈、丁二烯、苯乙烯共聚物),重量略增至2.78-2.85克,且不易燃、更安全。
2. 尺寸与公差
直径范围:
40mm赛璐珞球:39.50-40.50毫米。
40+新材料球:40.00-40.60毫米(正向公差设计),球体更规则。
公差控制:40+的尺寸精度更高,减少因球体差异导致的击球不稳定问题。
3. 性能表现
球速与旋转:
40+因材质更软、直径略大,球速比40mm球慢约10%,旋转减弱约15%。
例如,专业选手普遍反映40+球“更吃力”,需调整击球力度和旋转控制。
弹跳与声音:
40+的弹跳高度略低于赛璐珞球(如七层纯木底板测试中,弹跳高度减少约5%)。
碰撞声更尖锐且衰减慢,影响比赛节奏感知。
4. 其他改进
环保性:40+材料可降解,运输和储存更安全,避免赛璐珞球易燃风险。
耐打性:部分无缝40+球因结构均匀,耐打性优于有缝球,但整体仍弱于赛璐珞球。
总结
40+乒乓球通过增大直径、调整材质降低了球速和旋转,旨在提升比赛观赏性;同时解决了赛璐珞球的环保和安全问题。这一改革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提出了新要求,也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。